不簡單的竹筏課 竹子的利用從陸地到海上
5月6日,《阿美族傳統造船培訓課》學員在杉原海灣的造船基地集合,學員初次見面相互寒暄後,船團團長Cinaw(劉裕義)就帶著學員到臺東成功的山區勘察竹林與黃藤。
「這片竹林都是刺竹。」
團長Cinaw告訴我們,這片竹林和黃藤林是原住民的傳統耕地,長輩們將高山上的竹子和黃藤移植到這片耕地,才長出了這片竹林和黃藤,方便在需要時採集。刺竹,阿美族語稱Fitonay,黃藤稱Oway。
團長Cinaw說,不管是麻竹、刺竹、桂竹,阿美族都經常用於蓋房子、編織生活用品如米籃、篩子、桌子、椅子、床等等,麻竹或刺竹則被用於造竹筏;黃藤的利用最重要用在蓋房子、造船的綑綁,日常也用於編藤籃。用黃藤綑綁的房子和竹筏非常牢固,阿美族世世代代都喜用竹子和黃藤。馬蘭的學員還順道採集了竹子,要製作提水筒,直說「刺竹最好用」。
學員上山除了認識竹材和黃藤外,也在山上看到Tana(刺蔥)、山大王-龍葵、飛機菜,隨手採集也成了我們的午餐美食。下山時,巧遇團長的妹妹正在採集nalepera(情人的眼淚),學員開心說這是「極品」,也成了桌上的饗宴。
團長告訴我們,竹子和黃藤在阿美族的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廣泛,可以說從陸地上到海上都少不了它,所以阿美族也非常珍惜這些材料,只在需要時才會採集。只是今日我們並沒有找到本次要使用的麻竹,下一堂課還是要上山尋竹了。
#阿美族傳統竹筏培訓課程
#海洋委員會
#刺竹妙用多 #黃藤固定
#山野饗宴 #刺蔥 #龍葵 #飛機菜 #情人的眼淚
有帳號密碼?來此登入
還有沒帳號或密碼?來此註冊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