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哈木部落大學法源依據及緣起 (一) 法源依據 札哈木部落大學依據原住民族教育法及終身學習法設立;本部落大學設立宗旨,在實踐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訂頒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計畫(110-114 年)之「推動原住民族終身教育」及「擴大原住民族教育對象」核心目標。住民族教育法民國110 年修正條文第38 條及第39 條規定,政府應設立或輔導民間團體設立原住民族推廣教育機構,提供原住民「部落、社區教育」。所謂部落、社區教育意旨「提供原住民族終身學習課程、促進原住民族創新,培育部落社區發展人才及現代化公民所實施教育。」綜上為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設立之緣起及法源依據,落實終身學習精神,使 族群文化源源創新,原住民人才得以養成,繼之始原住民族整體競爭力提升及發展,為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推動的上位目標。 (二) 札哈木部落大學設置緣起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建構原住民族社會終身學習環境,提供市民及族人終身學習的環境並培育在地人才,向原住民族委員會及教育部共 同爭取補助設立「臺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並於101 年10 月6 日成立,隔年102 年定名為「札哈木部落大學」。並因應本市特色,兼顧移居與在地平埔族群之需求與特性,擘劃及推動都會型之課程及教學活動。
二、 臺南市政府辦學理念與宗旨 依據前開法規,原住民族委員會與教育部共同訂定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發展政策,規劃目標如下: (一) 建構原住民族終身學習環境。(二) 強化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組織功能。(三) 促進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四) 培育原住民族人才及現代公民。
本校結合本市發展策略訂定辦學理念為「深耕原住民族文化及教育」,並調整發展目標5P、執行期程及預期效益等,擘劃本校未來願景與方向如下: (一) 臺南市政府推動本市族群文化事務宗旨: 多元族群共展榮,文化豐富大臺南。 (二) 臺南市政府辦理臺南市札哈木部落大學辦學理念,係遵循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發展四大政策目標為主軸。 (三) 臺南市政府辦學訂立5P 目標,並納入校務會議提案,與時俱進滾動式修正 (四) 依據原住民族教育法作為執行後盾,推動全民原教。
三、 臺南市札哈木部落大學發展要點目標5P: 臺南市呼應聯合國2030 永續發展目標(SDGs),領先推動健康城市,於2020 年「健康城市2.0 計畫」,是以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基礎,以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為導向,運用5P 的概念融入族群文化推動計畫,以人為本,由政府推動由上而下,共同邁向永續發展的核心目標 (一)人才培植(People) 培育具現代公民素養之臺南原住民族文化產業、數位、族語教育、樂舞及自治等人才。 (二) 文化永續(Planet) 以文化傳習、文化參與、文化合作、文化創新。構傳統知識與環境倫理,促進並落實研究、應用與實踐之結合。 (三) 經濟發展(Prosperity) 提升文化知識產業價值,開發臺南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改善族人生活環境。
(四) 夥伴關係(Partnership) 強化公私合力,橫向連結臺南教育、文化、社會等資源。 (五) 族群尊重(Peace) 促進族人及民眾,關心族群議題、凝聚族群意識、減少族群間之不平等。
有帳號密碼?來此登入
還有沒帳號或密碼?來此註冊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