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原民會【原民工藝潮體驗系列-古法新生】專案課程
報名連結: 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12e68d64fe3777b9
【主題一】
●時間:10/13(一) 9:30-16:30
●名稱:古法新生–圓盤編織工藝與應用
臺灣原住民族的編織文化多采多姿,隨著時代演進及技術進步,本課程會重點描述泰雅族傳統編織品產生的過程及文化背景,在DIY手作品的設計上則是運用傳統圖騰與設計的元素來串起現代的飾物。希望能夠透過本次活動,讓原住民文化與學員產生更多的創意與發想,也呈現台灣工藝多元的包容精神。
●圓盤編織的基本工具:
1.圓盤:圓形編織盤利用木框製成,上面有凹槽用來固定編織線。
2.編織線:可以使用苧麻線、棉線或其他纖維線材。例如:弓織
●學員人數:20人
●參加費用:免學費,僅需付材料費:原住民150元(請付原民身分證明文件);非原民250元。
【主題二】
●時間:10/14 (二) 9:30-16:30
●名稱:古法新生–二重織手作杯套DIY
二重織是一種常見於排灣族傳統服飾的織法,特別是在貴族服飾上。它指的是將兩層布料織在一起,形成更厚實、更耐用的布料,同時也提升了服飾的裝飾性。
近年來以針織的技巧及豐富的紋樣,表現族人的藝術天份,更充分展現了排灣族工藝的藝術價值與豐富的文化內容。
此堂課程考慮到實用性及響應環保,將利用排灣族針織技藝來製作環保飲料杯套,讓學員上完課後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杯套!(請需自備保溫瓶)
【主題三】
●日期:10/15 (三) 9:30-16:30
●主題:排灣族針織文化–山線編織手環
排灣族針織文化是排灣族獨特的藝術表現,以精美的織繡和獨特的紋樣聞名,展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階層的區別。 排灣族的手作技藝,不僅是傳統技術,更承載了族群的歷史、倫理和生活智慧。
山線編是常運用在排灣族網袋、編織包的一種收尾技法,陳桂伶老師將此編織法與木環作結合新創成有排灣族特色的飾品,讓學員在體驗DIY手作的同時也能學習到排灣族的傳統文化!
【授課講師】陳桂伶/臺北市、新北市部落大學編織講師
【上課地點】南港社大(台北市南港區東新街108巷23號成德國中內)。
【洽詢電話】南港社大(02)27828272分機#10,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02)2651-6365
有帳號密碼?來此登入
還有沒帳號或密碼?來此註冊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